7 月国产数据库热度持续攀升,技术演进与市场竞争双线加速。最新一期数据库流行度排行榜正式出炉,本月共有 187 款数据库产品参与排名,榜单结构进一步精简,竞争愈发聚焦。
头部阵营格局整体稳定,优势产品持续巩固领先地位;与此同时,一批兼具技术创新力与场景落地能力的产品也正在加速突破,逐步在排行榜中崭露头角。无论是稳中求进的传统强者,还是追赶跃升的后起之秀,都在共同推动国产数据库生态的持续演进。
本月排行榜解读文章 「专家观点」 板块邀请到数据库专家 刘华阳 解读本期排行榜。
一、三强稳坐高位,AI驱动竞速升级
本月国产数据库排行榜前十呈现出“三强稳坐、创新提速”的新格局。OceanBase、阿里云 PolarDB 与 GoldenDB 继续稳居前三,构成稳定的头部阵营。
与此同时,“AI驱动”成为榜单中多家厂商集体发力的新焦点:OceanBase 明确发布“Data × AI”战略,加速向 AI-Native 架构演进;TiDB 全面聚焦向量检索、多模态语义访问等生成式 AI 关键能力;GaussDB 同样在 AI-Native 与云原生技术架构上持续深入。
图1:排行榜1-6位得分情况
本月,OceanBase以 854.73 分继续稳居排行榜首位,延续其在分布式数据库领域的绝对领先地位。
近期,OceanBase 正式启用中文名“海扬数据库”,寓意“技术承载之海、发展扬帆之志”,进一步强化品牌认知与战略延展力。在市场拓展上,东莞银行于 6 月 30 日发布《2025 年 OceanBase 数据库采购公告》,项目预算高达 1110 万元,显示其在城商行等新客户中的持续突破力。
技术方面,OceanBase 多次刷新 TPC-C 与 TPC-H 世界纪录,并正式发布“Data × AI”战略,加速向 AI-Native 架构演进,构建智能数据底座。技术硬核、行业深入、品牌升级,OceanBase 正在以“三位一体”的节奏,不断巩固并扩大其领先优势。
阿里云PolarDB 以 592.25 分夺得榜眼之位,展现出技术突破与市场表现的双轮驱动优势。6 月,PolarDB 凭借全球首创的 CXL 分布式内存池技术,再度斩获 SIGMOD 工业赛道“最佳论文奖”,连续两年摘得该奖项,彰显其在云原生数据库架构上的持续创新力。同时,IDC 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关系型数据库市场规模达到 302.47 亿元,阿里云以 26% 的市占率连续六年稳居第一。技术创新持续突破,市场份额持续扩大,PolarDB 正在加速夯实其在关键业务场景中的主导优势。
金篆信科GoldenDB以 571.63 分继续稳居排行榜前三,持续领跑运营商行业核心系统市场。在国产化迈入深水区的当下,GoldenDB 不再局限于“替代周边系统”,而是在计费、结算等核心场景中实现实质性突破,其在中国移动 20+ 省公司落地,日均支撑 9 亿移动用户、12 亿物联网用户的计费业务,堪称大规模应用的样板。
金仓数据库本月得分564.48 分,排名第四。延续其在国产数据库阵营中的稳定表现。6 月,金仓推出在线体验平台,通过“零门槛体验 + 多场景交互”模式,显著降低开发者和技术选型门槛,为产品推广与社区活跃度注入新动力。从市场趋势来看,金仓数据库正从“政企优选”向“全行业适配”迈进,而在线平台的推出也标志着其更重视开发者生态和产品可获取性。
达梦数据库排名继续上升,位列第五,延续其在国产数据库赛道上的稳健势头。既有核心行业验证,也在持续打造技术护城河。
- 在市场端,达梦持续发力关键行业应用,近期成功中标中国联通 ERP 数据库服务项目(三年预算 460 万元),进一步巩固其在运营商核心系统中的落地深度。
- 在产品与研发层面,达梦长期坚持自主可控与底层创新,2023 年研发投入达 2.07 亿元,重点聚焦共享存储集群、云原生自治数据库等关键方向,多个产品已填补国产空白。
本月,南大通用 GBASE以 550.37 分稳居主力阵营,延续其在政企与运营商领域的深耕优势。近期接连中标 贵州移动自主可控改造项目 与 中国移动网信部 2025–2026 年集采项目,展现其在“信创+运营商”双高要求场景中的成熟能力和技术适配度。
作为长期聚焦核心关系型数据库研发的厂商,GBase 在高安全、高一致性等关键场景具备稳定交付能力,已成为移动、电网、能源等行业的重要技术提供方。
图2:排行榜7-10位得分情况
第七位TiDB 持续以技术创新拓展 AI 应用边界。其背后厂商 PingCAP 近日入选 2025 AI Cloud 100 China 榜单第 4 名,成为前五中唯一数据库企业,反映出其在 AI 基础设施领域的上升势能。
面对 GenAI 与 Agentic AI 的兴起,TiDB 正聚焦多模态数据处理、语义访问与向量检索等关键能力,持续拓展数据库在 AI 场景下的表达与响应边界。在技术路径上,TiDB 不仅强化全文检索和原生多模态支持,还依托一体化架构与弹性扩展能力,为生成式 AI 应用构建更具适配性与可演进性的数据底座。
GaussDB 以 427.94 分位列排行榜第八,在 2025 年 ACM SIGMOD 国际会议上,华为有 9 篇数据库相关论文入选,体现了 GaussDB 背后的强大科研能力和全球认可度。在技术实践上,GaussDB 聚焦云原生与 AI-Native 架构,具备透明多写、智能路由、弹性伸缩等核心能力,特别适配于复杂业务和智能场景。
本月,腾讯云TDSQL以 716.48 分位列第九名,继续展现其在企业级市场中的强劲动能。《中国关系型数据库软件市场报告》,TDSQL 在 Top 5 厂商中整体收入增速与本地化部署收入增速均位居第一,在国产替代与行业融合中实现双线突破。
openGauss 以 291.63 分排名第十,凭借持续的生态拓展与社区建设稳固其在国产数据库领域的重要位置。在北京举办的 openGauss Developer Day 2025 汇聚产业、学界与开发者,围绕数据库演进展开深入探讨,充分释放了社区的活力与凝聚力,也为 openGauss 7.0.0 创新版技术特性落地提供了良好反馈场域。
二、技术创新添底蕴,市场潜力正攀升
在国产数据库持续演进的浪潮中,多个产品本月排名出现显著上升,展现出在性能优化、生态建设、国际认可等方面的综合突破。尤其是在开源、云原生、多模融合等关键技术路径上,领先厂商不断释放创新动能,小编也摘选了本月表现突出的几款国产数据库点评——
图3:7月榜单表现亮眼数据库
IvorySQL 本月排名跃升 15 位,升至第 36 名,涨幅显著。作为一款兼容 Oracle 的开源 PostgreSQL 数据库,IvorySQL 通过 “compatible_db
” 开关实现 Oracle 与 PostgreSQL 模式灵活切换,技术路线清晰、特色鲜明。
6 月底,IvorySQL 生态大会成功举办,吸引超 2000 名开发者与数据库专家参与,现场宣布项目正式纳入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标志其在社区化与国际化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
openGemini 本月排名上升 6 位至第 44 位,进步明显。作为华为云开源的时序数据库,openGemini 自 2022 年开源以来社区活跃,目前已发展出 22 个子项目,技术聚焦于指标管理与多维聚合,性能优异。去年 7 月,该项目正式加入 CNCF,成为官方接纳项目,进一步强化其在全球时序数据库生态中的影响力。凭借在云原生架构与性能优化上的积累,openGemini 已成为国产时序数据库的重要代表
Kyligence 本月排名第 47 位,表现抢眼。由 Apache Kylin 创始团队创立,聚焦面向数据湖的智能多维分析平台,服务企业级 OLAP 场景。近期,Kyligence 连续第五年入选 CRN “全球大数据百强”,并获评 2025 年 “最酷数据分析公司”,彰显其产品创新能力与国际认可度。
排名第53位的ProtonBase是由小质科技推出的新一代智能数据平台,其聚焦多模融合架构,融合事务处理、实时分析与向量检索等能力,具备 实时 HTAP、湖仓一体 等核心特性,已在金融风控、车联网等高实时性场景中落地应用。
当前,ProtonBase 正加速演进为面向大模型场景的 AI-Native 数据平台,具备 亚秒级响应、高并发处理 等关键优势。未来若能持续夯实产品成熟度、拓展生态联动能力,有望在下一轮 AI 数据基座的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本月涨幅明显的InDB,排名从第 149 位跃升至第 61 位。作为浪潮云打造的增强型云原生关系型数据库,InDB 聚焦政企关键场景,提供高可用、高安全的数据管理能力,产品高度兼容 MySQL 与 Oracle 协议,支持全密态加密、安全审计、备份恢复、多维监控、弹性伸缩与智能运维等关键功能,广泛覆盖政务、金融等核心业务需求。
从本月榜单变化可以看出,国产数据库厂商正持续在技术纵深与生态广度上发力,特别是在开源治理、AI 兼容、多模融合与行业场景深化方面不断取得进展。未来,谁能在“性能 + 可控 + 开放”之间找到更优平衡点,谁就可能在国产替代与全球拓展中占据先机。
三、专家解读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榜单背后的行业动态,【中国数据库流行度排行榜】解读每月特邀国产数据库领域的资深专家进行深度解读。他们将结合榜单数据,分析行业发展趋势,剖析技术演进方向,为从业者和关注者提供专业、前瞻的参考视角。本期我们邀请到刘华阳老师带来分享。
刘华阳
互联网餐饮SAAS公司数据库部门负责人,18年数据库从业者,爱好者,曾任DBA ,DBA 架构师,DBA Team leader ,数据库产品经理,现任互联网餐饮SAAS公司数据库部门负责人,PostGreSQL ACE、Austindatabases 公众号写手;熟悉 PolarDB PostgreSQL、MySQL、MongoDB、SQL Server 等数据库。
7月的高温仿佛映射了数据库领域愈发激烈的竞争。云能力与综合技术实力的比拼,已逐步成为未来发展的关键方向。当然,以上仅为个人的一些观察与理解。随着国产数据库的快速发展,它们所承载的客户数量和重要性日益提升,而墨天轮国产数据库排行榜也成为业内人士了解市场格局的重要参考。
我个人对于数据库的理解,更偏向于实际应用层面。数据库客户群的发展,与数据库技术的先进程度之间的关系,是我一直关注的重点。从榜单中可以看到,越来越多云数据库产品开始崭露头角,云厂商在榜单中的占比和排名也不断上升。其中包括 OceanBase、PolarDB、TiDB、GaussDB、TDSQL 等,它们在云上的部署和实践都有所建树。有些是纯云厂商,也有一些是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的代表,既有典型的公有云数据库,也涵盖了混合云产品形态。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云)数据库所面向的客户群体,与传统数据库的使用者相比,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作为一个接近五年云原生数据库的使用者,最近我也开设了 PolarDB 的课程。对于云原生数据库在国内的发展,无论是从客户来源,还是从持续发展的能力来看,我都是看好的。这些云上数据库,正在承载越来越多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客户的运营命脉,也逐步承担起国计民生相关系统的技术支撑,不断丰富的使用场景和客户需求,正在持续推动这些数据库快速向前发展。
客户是推动数据库发展和再发展的基石,也是产品不断演进的核心动力。“得客户者得天下”这句话,在数据库行业同样适用。
目前,国产数据库的发展路径正在逐渐分化:一部分企业专注服务某一类专项客户,另一部分则面向公有云、私有云以及混合云等更广泛的企业客户。这种多元格局已经逐步形成。未来哪条路线走得更远、更成熟,时间会给出答案。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些数据库在中国数据库事业发展过程中所作出的贡献,必将被行业所记住。
加油,国产数据库!
想了解更多资讯
扫码关注👇
了解更多考试相关
扫码添加上智启元官方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