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WR的功能建立在“快照”这一基础概念之上。它以固定时间间隔(默认1小时)自动捕获整个数据库实例的详细运行时状态,形成一个个数据快照,并将其持久化保存在SYSAUX表空间中。基于这些快照,AWR实现了三大核心功能:
- 全栈式性能数据采集与整合:AWR的采集范围覆盖了数据库性能的每一个角落。它不仅包括宏观的时间模型统计(如DB Time, DB CPU),清晰地展示了数据库时间在SQL执行、解析、PL/SQL运行等环节的分布,还深入到等待事件层面,精准定位导致性能瓶颈的具体原因,是I/O问题(如db file sequential read)、锁竞争(如enq: TX – row lock contention)还是内部资源争用。同时,它对SQL语句进行全方位的监控,从执行时间、CPU消耗、逻辑读/物理读到执行计划,识别出高负载、低效的SQL。此外,它还整合了操作系统关键指标(主机CPU、内存、I/O),将数据库性能与底层基础设施资源关联起来,避免了诊断的盲区。
- 智能化的对比分析与趋势研判:AWR的精髓在于“对比”。它允许用户选择两个不同时间点的快照生成一份“对比报告”。这份报告不仅能列出各项指标的绝对值,更能清晰地展示出在选定时间段内,每个指标的变化量、增长率或下降率。这使得DBA能够轻松回答诸如“为什么今天上午10点的系统响应比昨天同时段慢了一倍?”这类关键问题。通过趋势分析,AWR可以帮助识别潜在问题,例如,观察到“Buffer Cache Hit Ratio”在持续缓慢下降,可能预示着需要调整SGA大小或优化SQL以减少物理读。
- 主动的诊断建议与根因定位:基于AWR收集的海量数据,Oracle内置的自动数据库诊断监视器(ADDM) 会像一位资深专家一样,自动分析快照间隔内的性能数据。ADDM不仅指出“发生了什么”性能问题,更重要的是分析出“为什么会发生”,并提供具体的、可操作的建议,如“建议为SQL_ID ‘abc123’创建索引”或“共享池大小不足,建议扩容”。此外,活动会话历史(ASH) 功能以每秒一次的频率对活动会话进行采样,当发生短暂的性能尖刺(如持续仅几分钟的锁等待风暴)时,即使它发生在快照周期内,ASH也能提供秒级精度的历史回放,实现精准的根因定位。
这里我将上面这些能力总结为一张表格如下:
2).深远意义:从“救火”到“预防”的哲学变革
-
变被动为主动,实现性能管理闭环:在AWR出现之前,DBA往往在用户抱怨系统缓慢时才开始排查,过程如同“大海捞针”,极度依赖个人经验和运气。AWR将这种被动的“救火”模式转变为主动的“健康管理”模式。通过定期审查AWR报告,DBA可以在小问题演变成严重故障前发现隐患,实施优化。AWR提供的量化数据使得性能优化工作可计划、可衡量、可复盘,形成了“监控-分析-优化-验证”的完整闭环。 -
降低技术门槛,沉淀组织知识:数据库性能优化是门高深的艺术,高度依赖DBA的个人能力。AWR通过标准化的报告和ADDM的自动化建议,将许多复杂的分析过程固化下来。这使得中级甚至初级DBA也能快速上手,依据数据做出准确的判断。同时,AWR报告本身成为一份份标准化的“病历”,沉淀了组织在处理各类性能问题时的经验和知识,为后续的问题排查和新人培训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
为容量规划与架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AWR报告中长期积累的历史性能数据是进行容量规划最可靠的依据。通过分析业务增长与系统负载(如DB Time、TPS)之间的关系,可以科学地预测未来的硬件资源需求,避免资源过度配置或不足。在系统架构升级、迁移等关键决策中,AWR提供的基准性能数据是不可或缺的论证基础。 -
构建统一的性能沟通语言:当开发、运维、架构师乃至业务部门讨论性能问题时,常常因缺乏统一标准而陷入“感觉慢”的争论。AWR报告提供了客观的、量化的数据基准,如“该事务的DB Time增长了50ms”或“该SQL的逻辑读高达百万次”。这种基于数据的沟通,极大地提升了跨部门协作解决复杂性能问题的效率。
综上,Oracle AWR不仅仅是一个强大的技术工具,更是现代数据库精细化运维的基石。它通过全量数据采集、智能对比分析和自动化诊断,将性能管理从一门“艺术”转变为一门“科学”,最终赋能组织构建起高性能、高可用的数据服务能力。
Kingbase数据库在运行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各类性能统计数据以性能视图的形式存在,然而这些数据会随着系统运行实时更新变化,导致DBA无法查看特定历史时期内的性能指标的变化情况。KWR快照通过记录两个不同时间段的动态性能视图差值来保存历史统计信息。该功能可由后台进程kwr collector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默认为每小时一次)自动执行快照操作,同时DBA也可以通过手动执行SQL语句的方式来创建快照。这些KWR快照为性能分析工具KWR、KDDM以及KWR DIFF报告提供必要的统计基础数据,并用于生成数据库的时间模型,从而支持进行深入的性能调优工作。
2).国产数据库AWR 对比
db file sequential read),从而形成“SQL消耗资源→引发等待→导致性能下降”的完整证据链。这种立体的、多视角的分析能力,使得DBA能够精准定位SQL性能问题的根源,而非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
db file sequential read等待事件激增时,DBA可以立即钻取到导致该等待的Top SQL,查看其执行计划,并关联到具体的数据文件或表空间,甚至进一步检查主机磁盘的I/O吞吐量和延迟指标。这种深度分析能力使得Oracle能够精准定位性能问题的根因,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现象。
想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扫码关注👇

了解更多考试相关
扫码添加上智启元官方客服微信👇

17认证网








